民生頭條
  • 熱門
  • 健康
  • 房地產
  • 生活消費
  • 旅遊美食
  • 科技
  • 星球永續
  • 影音
  • 專欄
  • 合作媒體
No Result
View All Result
  • 熱門
  • 健康
  • 房地產
  • 生活消費
  • 旅遊美食
  • 科技
  • 星球永續
  • 影音
  • 專欄
  • 合作媒體
No Result
View All Result
民生頭條
No Result
View All Result
  • 熱門
  • 健康
  • 房地產
  • 生活消費
  • 旅遊美食
  • 科技
  • 星球永續
  • 影音
  • 專欄
  • 合作媒體

上班上到「心裡有病」如何擺脫焦慮?心理學家:先設定「不工作時間」

by 商情中心
2024-06-17
in 優活健康網

工作不僅僅是為了維持生計,更是實現自我價值和成就感的途徑,但若把工作等於自我價值那就大錯特錯!擁有記者和設計師等多重身分、IDEO前設計總監西蒙.史托佐夫(Simone Stolzoff)於《夠好的工作》一書中,實地訪談不同型態工作者的經驗,加上心理學觀點與社會學家研究數據,為陷在工作關係中的人提供一面鏡子,從中審視自己與工作的關係。以下為原書摘文:

工作等於價値?

在現今經濟中,疏遠呈現出不同的形式。2017年,美國公共衛生局局長韋維克.莫西(Vivek Murthy)認為孤獨是公共健康危機。他在《哈佛商業評論》(Harvard Business Review)中寫道:「我們生活在文明史上科技聯繫最發達的時代,但自1980年代以來,孤獨感的比例卻增加了1倍。」

美國人會如此孤獨,原因很多。首先,許多工作者,如同梅根的父母,為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,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和社群。再加上社交團體和宗教團體的衰退,你會發現,正如莫西繼續解釋的那樣,工作已經成為許多美國人的主要社交圈。

顯然,依賴單一機構來滿足我們生活中的多重角色具有風險。影音製片人伊薩告訴我:「關於我的工作,我眞的把很多雞蛋放在這個籃子裡。基本上可以說,這是我的社交生活、我的使命感、也是我養活自己和家人的方式,但別人隨時可以把這一切從我身邊帶走。」

我能理解。我從事過的所有領域:廣告、科技、新聞和設計,都不是只要打卡下班的行業,下班後總是有聚會或需要回覆的工作短訊。這並不全是壞事,我眞心喜歡和同事們相處,我也交到了眞正的朋友。

但我也看到了以工作為重心過生活的風險。在和同事以外的人很少交流的幾天之後,但凡收到一個批評性回饋,就會讓我覺得自己很失敗。我看到我的同事們,將整個生活都圍繞在工作上面,直到公司陷入困境而遭解雇。我看到了把自己命運交給一個以利潤為動力的機構所帶來的風險。

當然,員工認同工作,對雇主來說是好事。不勝枚舉的研究已經證明,員工的「職業認同感」(occupational identity)越高,員工的留任率、生產力及工作時間都會隨之提高。

90共享辦公室「WeWork」的共同創辦人亞當.諾伊曼(Adam Neumann)在2017年全球科技新創盛會(TechCrunch Disrupt)上告訴觀眾:「就是那種社群感,周圍都是志同道合的人,加入一個超越自己的更大團隊,激勵人們更努力工作、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面,並且享受其中。」

但是,靈性研究者卡斯柏.特奎勒告訴我:「我認為人不可能完全與有能力解僱你的人建立眞正的社群關係。」正如伊薩所說的,把我們的身分雞蛋全部放在同一個職業籃子裡很危險,尤其是當籃子有破洞時。

心理學家珍娜.柯雷茨(Janna Koretz)專門幫助從事高壓工作的人,她發現,越來越多的當事人「欺騙自己」,認為他們的價値只取決於他們的產出。柯雷茨的當事人往往像梅根那樣,是各項目都達標的人才,他們在校成績優異、努力工作、事業高升,卻仍然會問自己:「就這樣了嗎?」柯雷茨認為,許多當事人之所以會有這種不確定的失落感,是因為他們成年後過於專注升遷,一旦沒有目標可追求,這些人就會感到不知所措。

玩樂是工作主義的天然解毒劑

在這種情況下,美國的工作文化往往延續了一個「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」的問題:人一直在工作,所以不工作時不知道該做什麼;因為不知道不工作時該做什麼,所以就一直在工作。我們看待週末,彷彿它與我們的生活無關,而不是生活的一部分。即使是我們經常用來形容休息的說法,像是「拔掉插頭」、「重新充電」也預設了休息只是回到工作崗位的前提。

為了擺脫這種循環,柯雷茨建議2種作法。第一種是刻意為非工作時間留出空間。猶太人每週禁止工作的安息日,拉比亞伯拉罕.約書亞.赫舍爾(Abraham Joshua Heschel)稱之為「時間的教堂」(cathedral in time)。同樣地,柯雷茨建議像在神聖的空間周圍建造聖殿(如寺廟、淸眞寺或教堂)一樣,也在神聖的時間周圍建造聖殿。

時間聖殿可以有很多形式,每天1小時將手機設成飛航模式、每週與朋友參加嗜好活動⋯⋯無論什麼方式或什麼時候,柯雷茨認為重要的是指定一段不能工作的時間,例如,去教堂或上瑜伽課的好處之一就是在那裡不可能工作。雖然我們許多人有意減少工作,但除非我們積極空出時間不工作,否則工作仍會不知不覺滲入生活。

柯雷茨還建議嘗試扮演不同身分。為了建立更有彈性的自我感,她認為我們必須積極投資自己的非工作身分,簡單來說,如果我們想了解工作之外的自己是誰,必須做一些與工作無關的事情。根據柯雷茨的說法,發展工作之外的自我感,首先要允許自己嘗試新的事物,並且不強求「做到好」。她說:「我見過很多雄心勃勃的人,當他們考慮在工作之外投入時間時,經常想到報名馬拉松,但那只會加重疲勞。我建議大家從小處做起;先出去跑個步就好,怎麼樣?」

目標明確的嗜好,像報名馬拉松比賽或者1年內讀完一定數量的書,可以為工作之外的事情提供責任感。但為目標努力仍然帶有一種進步的思考框架,基本上還是涉及到工作概念。並不是說這類嗜好不好,但我不禁思考,在所有量化的野心中,我們是否忽略了我們兒時都明白的智慧:玩樂的喜悅。

玩樂是對工作主義的天然解毒劑。玩樂不重視效用,而是強調好奇心和驚奇,玩樂不在乎「更好」,只在乎我們當下的體驗。像休息一樣,玩樂也可以成為恢復活力的來源。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玩樂的機會,在藝術領域,有手工藝創作;在音樂領域,有即興演奏。我個人最喜歡跳舞,在婚禮的舞池上,我能感受到孩子在遊戲場上的熱情。玩樂幫助我們記得,我們存在的目的不只是生產。

(本文摘自/夠好的工作:你的工作不代表你,挑戰「夢想工作」的迷思,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/堡壘文化)


歡迎加入《優活健康網》line好友,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!

Previous Post

2成病人因它洗腎!醫揭「腎絲球腎炎」4大症狀:腎臟過濾器壞掉

Next Post

有圖解》怎麼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?醫列「居家檢測4招」免照X光

Related Posts

產後調養新趨勢 奈米科技藥膳與茶飲成坐月子新選擇

產後調養新趨勢 奈米科技藥膳與茶飲成坐月子新選擇

2025-09-11
久坐痔瘡風險高 消痔薰洗方大公開

久坐痔瘡風險高 消痔薰洗方大公開

2025-09-10
萬芳醫院永續成就耀眼 勇奪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「二銀四銅」

萬芳醫院永續成就耀眼 勇奪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「二銀四銅」

2025-09-10
萬芳醫院攜手千禧之愛基金會 推動「蔬果佔一半」低碳飲食新生活

萬芳醫院攜手千禧之愛基金會 推動「蔬果佔一半」低碳飲食新生活

2025-09-09
重度海貧2寶爸靠新療法改善肝鐵過高,促進正常造血重拾生活主控權

重度海貧2寶爸靠新療法改善肝鐵過高,促進正常造血重拾生活主控權

2025-09-08
攜手環球影業四大IP 台灣團隊推出兒童保健食品新系列

攜手環球影業四大IP 台灣團隊推出兒童保健食品新系列

2025-09-05
Next Post
有圖解》怎麼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?醫列「居家檢測4招」免照x光

有圖解》怎麼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?醫列「居家檢測4招」免照X光

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

最新新聞

國際失智症月謝祖武分享母親故事 挺協會第23屆忘不了的愛

國際失智症月謝祖武分享母親故事 挺協會第23屆忘不了的愛

2025-09-15
藍色小精靈快閃驚喜登場 老爹與小美人陪你倒數2025台中國際踩舞嘉年華

藍色小精靈快閃驚喜登場 老爹與小美人陪你倒數2025台中國際踩舞嘉年華

2025-09-15
勵志電影突破:三千米的泳氣 南投特映 真實故事感動觀眾

勵志電影突破:三千米的泳氣 南投特映 真實故事感動觀眾

2025-09-15
故宮捷克展正式開幕!翠玉白菜首度亮相歐洲,臺灣文化外交邁向全新里程

故宮捷克展正式開幕!翠玉白菜首度亮相歐洲,臺灣文化外交邁向全新里程

2025-09-15
2025關渡那麼田系列活動登場 運動、市集、音樂、食農體驗一次滿足

2025關渡那麼田系列活動登場 運動、市集、音樂、食農體驗一次滿足

2025-09-15
中國海警、漁船接連侵擾東沙海域 海巡署嚴正執法登檢扣留1艘小舟

中國海警、漁船接連侵擾東沙海域 海巡署嚴正執法登檢扣留1艘小舟

2025-09-15
About Us

關於我們

「民生頭條」以社群共享、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,在新聞、影音、節目、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。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,重視名家共筆,採用口碑行銷、社群分享、大數據調查,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,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。
Videos

影音專區

民生頭條
醫聲醫事
Contact Us

聯絡我們

Facebook Instagram Line
©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.
No Result
View All Result
  • 主頁
  • 熱門
  • 健康
  • 房地產
  • 生活消費
  • 旅遊美食
  • 科技
  • 星球永續
    • 智慧健康
    • 永續生活
  • 影音
  • 專欄
  • 新聞
    • 國際
      • 國防
    • 娛樂
      • 遊戲
    • 專欄作家
    • 政治
    • 財經
    • 社會
    • 科技
  • 合作媒體
    • 中華超傳媒
    • 火報
    • 享民頭條
    • 南部中心
    • 優活健康網
    • 百傳媒

© 2022 民生頭條